資訊分類
-
2011年國內無縫管市場仍將在低迷中度過
發布時間:2017-06-09
從2010年國內無縫管市場來看,國內市場行情受成本因素影響相對明顯,而供求關係仍處於供應過剩的局麵,且有愈演愈烈的趨勢。 查看詳細
-
核心零部件崛起應由我國企業唱主角
發布時間:2017-06-09
受金融危機影響,工程機械市場持續降溫,隨著一批行業巨頭紛紛落馬,整個行業迎來了寒冷的冬季。對於2012的前景展望和工作規劃。 查看詳細
-
影響液壓泵使用壽命的外在因素分析
發布時間:2017-06-09
影響液壓泵的使用壽命因素很多,除了泵自身設計、製造因素外和一些與泵使用相關元(如聯軸器、濾油器等)的選用、試車運行過程中的操作等也有關 查看詳細
-
國產液壓件即將突破國外壟斷 帶來發展新機遇
發布時間:2014-11-08
伴隨著工信部《機械基礎零部件產業振興實施方案》的頒布和去年底工程機械高端液壓件協同工作平台籌備機構成立,中國對液壓件等工程機械核心零部件的專項攻堅戰進入實質性的階段。中國液壓氣動密封件工業協會理事長沙寶森表示,改變液壓件長期受製於人的局麵,實現主機與配套同期發展將為中國機械產業帶來新的發展機遇。 核心部件受製於人 改革開放三十年來,中國企業在工程機械各個細分領域幾乎都實現在國內市場占據主導地位,但是液壓件、發動機、電控係統三大核心零部件技術的缺失一直製約著中國工程機械產業大步走向國際市場,並造成中國工程機械產業長期大而不強的局麵,使中國工程機械產業超過七成的利潤被國外零部件巨頭攫取。 沙寶森認為,進口零部件不僅占據了工程機械整機成本較大的比重,而且還使這些關鍵部件的及時供應已經嚴重影響到中國工程機械企業的正常生產經營活動。 在工程機械液壓件、發動機、電控係統三大核心零部件中,液壓件技術是中國工程機械企業發展的最大瓶頸,在挖掘機高壓大流量液壓裝置方麵,國內挖掘機零部件企業的產品還難以滿足國內挖掘機主機企業的配套要求,於是挖掘機核心零部件大量依賴進口,還吞噬了我國挖掘機行業大部分的利潤。 中國的國產液壓件零部件技術薄弱,與世界知名品牌同台競技時明顯處於下風,於是在國內工程機械行業就有“得鑄造者得液壓,得液壓者得天下”的說法。 上世紀九十年代,徐工集團走“市場換技術”路線,與美國工程機械巨頭卡特彼勒在山東組建挖掘機合資公司,但由於技術消化和創新較慢,在液壓件技術方麵難有較大的技術突破。於是徐工集團通過並購的方式希望實現技術突圍,先後收購兩家擁有高端液壓件製造核心技術的歐洲企業。 當前,跨國巨頭德國力士樂公司在全球液壓件產品的銷售額超過了中國液壓行業的總產值,凸顯出中國液壓技術與國外的巨大差距。為了控製中國市場,力士樂公司給中國企業的供貨周期為88周,這就意味著中國企業現在要決定2013年的液壓產品采購量。在工程機械行業市場變化很大的情況下,這樣的霸王條款意味著中國企業要自己承擔巨大的市場風險。在2008年金融危機導致市場萎縮時,力士樂公司卻要求中國企業在4個月內必須提貨,逾期不提者定金不退。當液壓產品供應不足時,力士樂公司又單方麵延期交貨,自行決定少量的補償金額。這導致中國工程機械行業在關鍵部件上都有一種被“卡脖子”的挫敗感。 產業聯合是正途 不僅是液壓部件,高鐵設備中的軸承,煤機產業中的高端齒輪傳動裝置,轎車覆蓋件模具等有嚴重依賴進口。 由於液壓件、軸承、齒輪、模具等是裝備製造業中的重要零部件,我國關鍵基礎件依賴進口嚴重製約了中國工程機械企業大力開拓國際市場。在去年工信部印發的《機械基礎件、基礎製造工藝和基礎材料產業“十二五”發展規劃》,我國提出通過五年時間的努力,我國機械基礎件、基礎製造工藝及基礎材料產業(簡稱“三基”)創新能力將明顯增強,加工製造水平顯著提高,能基本滿足重大裝備的發展需要,產業發展嚴重滯後的局麵得到改觀。國際將加大對已有軸承、齒輪、液壓件、氣動件、密封件、鏈與鏈輪、緊固件、彈簧、模具、基礎材料等產業集聚區的支持和指導,培育少數優勢企業。 沙寶森表示,過去我國液壓件行業發展技術積累不夠,現在在液壓件和液氣密領域,我國已有項目的投資也在百億元以上,但是國內液氣密行業都忙於在產品的中低端市場上廝殺,產品同質化難以拉開檔次,需要國家的政策引導,主機企業和國內基礎件企業結成聯盟,走聯合重組之路,有規模才能有效益。 如果基礎件企業參與主機產品開發過程,全麵了解主機的技術發展要求和工藝要求。而主機企業積極支持國產基礎件,對基礎企業新產品的壽命試驗提供時間、機器和場地等。二者在產業鏈上下遊實現深度合作,才能和國外企業的競爭中取得優勢。 查看詳細
-
液壓技術在農機上作用巨大 應加大創新
發布時間:2013-06-03
液壓元件以其功率大,安裝布置簡便,易於受控,操作方便舒適,故障率低,便於維護等優點,非常適於結構形態多變,工作條件惡劣的農業機械的應用。幾十年來,液壓技術不僅在農機,機床,工程機械,建築機械,航天航空設備等得到越來越多的應用,而且形成了龐大的市場。全世界液壓元件市場銷售額已超過二百億美元,我國液壓行業產值已近80億人民幣。按其重要程度計算,在國外發達國家,農機用液壓元件市場份額始終屬於前5名,我國農機用液壓元件需求量在四百萬件以上,在國內各行業中,數量最多。進入二十一世紀,液壓技術在農機上的應用,呈現出快速發展的勢頭。 國外發達國家在農業現代化裝備上廣泛應用電子,液壓,新型材料等高技術,進一步提高了農機的操縱性、舒適性、方便性和智能化水平,保護農業生態環境,為精確農業提供新的裝備。 我國在“十五”期間,將以實現水稻、玉米生產全過程機械化的田間作業機械、節水裝備、農用配套動力和關鍵部件及農用運輸等幾個領域產品為發展的重點,進行共性關鍵技術攻關,包括拖拉機,聯合收割機動力換檔及靜液壓驅動技術,聯合收割機電液自動化作業監測技術與控製技術。 我國到2005年,60%以上的重要農機產品達到國際80年代末期水平,新開發的品種70%以上達到國際90年代水平,拖拉機,聯合收割機等重要產品平均無故障間隔時間接近國際80年代後期及90年代初期水平,到2015年,農機綜合技術水平基本接近當時的國際水平,這樣,液壓技術在農機上的應用,得到了契機。 綜上所述,在新世紀中,我國農機行業將有明顯的進步,液壓技術在農機上的應用將顯出強大的生命力,為提高農機產品的技術含量,縮小與國外的差距作出重要貢獻。 我國農業機械是使用液壓元件,數量最多,品種最少,價格最低,因此是最具發展潛力的行業領域。所謂數量最多,是農機用液壓元件年需求量四百萬件以上,始終處於國內各行業之首。所謂品種最少,是農機用液壓元件品種占國產液壓元件產品不足十分之一,所謂價格最低,是指農機用液壓元件價格比工業用液壓元件價格低很多,甚至低幾倍,以齒輪泵為例,農用齒輪泵售價幾十元到一百多元,而工業用齒輪泵要四,五百元,價格相差四,五倍。所謂最具發展潛力,是指我國農機是采用液壓技術最少的行業。國外先進國家液壓元件產值占機械行業產值的3-4%,而我國僅為0.8-1%.其中重要的一個因素是液壓技術在農機上應用還遠遠不夠。這是由於我國農民購買力低,限製了液壓技術在農機上的應用。采用液壓技術的農機質量檔次提高了,價格也上去了,農民很難接受,這樣主機產品質量和技術含量難以有大的提高。因此,主機廠不得不以降低配置,改變配置來換取市場使主機產品質量和技術含量都下降。 隨著改革開發,農民購買力提高,尤其是我國農民首創的聯合收割機易地作業,推動了我國農機的發展,加快了農機采用液壓技術的步伐,為更多的農機產品應用液壓技術打開可前進之門。因此,在我國,農機成為采用液壓技術的最為活躍,最具發展潛力的領域。 1.農機市場的概況 我國農機市場正麵臨著巨大的機遇和挑戰,我國農業機械化程度與國外發達國家相比落後幾十年。國外先進國家如美國在1940年,英國在1950年,日本在1967年實現了農業機械化。我國在二十世紀末農業機械化水平約50%.我國農業需要各種農機,尤其是設施農業和精準農業的發展所需的各種裝備,還遠遠地滿足不了需要。正因為如此,我國存在著巨大的農機市場。目前,我國機耕麵積為58%,機收麵積,小麥約為30%,水稻為4%,玉米為1.7%.在2005年,每年聯合收割機的需求量為:小麥聯合收割機4萬台,玉米聯合收割機2.5萬台,水稻聯合收割機為2.5萬台,其他經濟作物收割機約1萬台,僅聯合收割機市場總量逾百億元,大中型馬力拖拉機約8萬台,如此巨大市場,早已令外商垂延欲滴。二十世紀九十年代末期開始,日本水稻聯合收割機大舉進入中國市場,目前售價20-24萬元一台,年銷售1200多台,且供不應求,農民甚至持幣待購。不難看出,隨著中國加入WTO,外國農機、農產品將會加速湧進中國市場。我國農機麵臨著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隻有加快農業機械化水平,提高農機質量,才能鞏固占領中國市場。盡管我國農民購買力相對較低,但農民已經意識到購買農機不僅僅是解決溫飽的生產工具而是一種創造更多財富的投資行為。更由於政府對農業的高度重視,為農機發展創造十分有利的條件,也帶動了液壓技術在農機上的應用。 2.農機對液壓技術的需求 農業機械本身形態多樣,結構複雜,工作條件惡劣。農機對液壓元件有許多特殊要求,如價格,可靠性高等。農機對液壓技術的需求主要包括: 1)節能技術 我國農機動力已達4.5億千瓦。節能技術的應用不僅可使主機性能得到優化,減少對環境的汙染,而且能耗每降低一個百分點,就意味著節省450萬千瓦的動力,其巨大的社會經濟效益吸引許多科技人員為之投入巨大的精力和智力,並且取得許多成果和進展。 2)對靜液壓驅動技術的需求 靜液壓驅動裝置可以無級變速,易於布局,比功率大,調速範圍寬,低速穩定性好。特別適於結構形態多樣化,行駛速度不高的農業機械,路麵機械。采用靜液壓驅動的聯合收割機比機械傳動的聯合收割機工作效率高及輔助工作時間少,工作效率提高10-30%,比機械傳動的聯合收割機收淨率高1-2%,操作方便,舒適,減輕勞動強度,易於維護保養,故障率低,目前國產機械傳動聯合收割機故障30%是由於變速箱引起的,變速箱振動大,影響其他工作部件的使用壽命。靜液壓驅動的聯合收割機可使發動機在客觀定工況下工作,保證其他部件的恒速工作,並有極佳的最低穩定行駛速度,適於收獲高產作物及倒伏作物。而機械傳動聯合收割機越是豐產越易堵塞,給農民帶來的不是豐收的欣喜,而是不必要的精神損傷。 3)無泄漏技術 泄漏、噪聲,這些早期故障是液壓行業的頑症,也是限製液壓技術應用的重要因素。目前,液壓技術中的無泄漏技術,將廣泛應用,其中包括:新型管接頭組件的開發,螺紋式插裝閥。組合密封,液壓係統汙染控製技術等,這些共性技術的逐漸推廣,對我國農業機械性能的提高,起著重要的作用。 3.液壓技術在農機的應用前景 液壓技術在農機上的應用前景十分廣闊,我國的農機液壓件的應用,應該說是方興未艾。隨著我國農民購買力的提高,農民正從追求價格便宜向追求性能好,操作舒適方向發展,這對農機應用液壓技術創造了有利條件。因為液壓技術的應用,將使我國農機質量和技術含量有顯著提高,對縮小與先進國家的技術差距,鞏固占領國內市場起著根本性作用,對農民減輕勞動強度,提高生活質量水準,增加投資收入,影響非常顯著。 液壓技術將在下列農機上大顯身手: 1)新型大馬力拖拉機及其作業機具,如耕種機具,精播機、高地隙拖拉機和配套機具。 2)農業基本建設機具——水渠門砌機械,閘門起閉機,開溝機、清淤機、裝載機、拖拉機、平地機。 3)大型植保機械——高地隙寬杆噴霧機、平移式噴灌機等。 4)高產作物栽培和收獲機械——小麥、玉米、棉花間套作機械、水稻收獲機械、高速插身機。 5)農業機械人、設施農業機械人、機械手和自動化成套設備:精準農業作業機具、智能化播種機、施肥機及植保機械。 6)農林作業機具——鑽孔機、林業拖拉機、木材搬運機。 7)漁業機械——啟網機、吊裝機、幹冰製造機。 8)農用運輸機械——多功能作業的農用汽車。 9)牧業機械——牧草收獲機、飼料造粒機、高密度打捆機。 10)經濟作物機械——采棉機、水果收獲機、馬鈴薯、紅薯、甜菜、甘蔗收獲機、高地隙蘆葦收獲機,花生、菜油收獲機 隨著科學技術水平的發展,符合我國國情的農業機械將不斷得到發展,各種新產品將不斷問世,液壓技術的應用也將不斷擴大。可以預言,二十一世紀是液壓技術在農業上大放異彩的時代,每一個液壓技術人員應努力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為這個時代增光添彩,為我國農機事業的發展作出自己的貢獻。 查看詳細
-
核心零部件崛起應由我國企業唱主角
發布時間:2012-02-18
受金融危機影響,工程機械市場持續降溫,隨著一批行業巨頭紛紛落馬,整個行業迎來了寒冷的冬季。對於2012的前景展望和工作規劃,多數企業采取了保守的戰略規劃,整體呈收縮態勢。雖然行業未來發展前景並不樂觀,但筆者認為這個蕭條的冬季對於中國工程機械零部件尤其是液壓件產業來說,卻是苦練內功、突破技術瓶頸的良機。 一直以來我國工程機械零部件產業尤其是液壓密封都麵臨著自主研發能力不足、市場占有率低的問題。盡管隨著工程機械行業的迅猛發展,我國液壓件行業已經有很大的改觀,但核心技術仍舊掌握在別人手中,多數國產液壓件仍難以獲得大型主機企業的認可和青睞,目前國內70%以上的液壓件依靠進口,國產液壓零部件在國內液壓行業市場占有率僅為30%.隨著中國成為世界工程機械第一大國,國產核心零部件尤其是液壓件的發展水平滯後問題日益凸顯,成為工程機械發展亟待打破的瓶頸。 麵對長期以來工程機械核心零部件依賴進口、“受製於人”的尷尬局麵,國家痛定思痛,近幾年先後出台了多項扶持政策。從2009年《裝備製造業調整和振興規劃》到工信部的《機械基礎零部件產業振興實施方案》,再到工程機械“十二五”規劃,明確提出將關鍵零部件作為發展的重點,特別是在發動機、液壓元件以及傳動係統的研發上,政策加大了投資與扶持政策力度。工信部裝備司還推進組建了“工程機械高壓液壓元件與係統產業化及應用協同工作平台”,目前各項工作已在進行中。國家利好政策為工程機械配件包括液壓件行業一路保駕護航,於2011年在零部件行業掀起投資熱潮,甚至眾多中小企業也不甘示弱,緊鑼密鼓地進行產品改良,並著手攻克技術難題,成果喜人,但多數產品都難以得到大型主機廠的青睞,反而造成了混亂的低水平同質化競爭,浪費了大量的人力財力,一時間行業內又呼籲加強政策的規劃和引導。 另一方麵,受金融危機影響,全球經濟動蕩不安,工程機械市場普遍萎縮,世界範圍內的工程機械行業都麵臨著危機和考驗,中國自然也在所難逃。並且伴隨著內地通貨膨脹、人民幣連年升值,中國製造的競爭力大大縮水,奧巴馬政府近日號稱要奪回美國製造的地位。內力不足,外敵環伺,中國工程機械配件行業的崛起之路卻是坎坷多艱。 國家利好政策的推行確實能給予液壓件行業發展極大的助力。但不可回避的是,市場經濟中正麵交鋒的應該而且必須是市場主體--企業而非掌握國家權力的政府,雖然中國液壓件企業的創新之路走得異常艱辛,但外國企業又何嚐不是?行業巨頭普茨邁斯特都能低頭接受中國企業的並購,優勝劣汰是市場經濟的必然結果,這是殘酷的也是公平的。所以筆者認為,行業可以呼籲政府及時調整對核心零部件產業的政策,對行業給予及時科學的引導,但作為市場活動的參加者企業卻不能將企業的前途完全寄托在政策的扶持上。 觀察如今國產液壓件行業萬馬齊喑的現狀和各企業信心不足的現實,筆者想提醒廣大液壓件企業,中國企業不應該存僥幸心理,期盼國際同行的落敗,或是仰仗政策一路保駕護航,而是要自力更生、愈挫愈勇,勇敢麵對市場消費過冷和企業資金不足的不利現實,在危機中把握機遇,早日研發出屬於自己的核心技術,打破製約產業發展的瓶頸。海外並購也好、自主研發也好,都隻是作為市場主體的企業為發展而采取的手段,目的就是要增強自身實力和市場競爭力。三一重工日前的海外並購無論前麵是否還有多少險阻,都是一個企業積極應對危機把握機遇的好榜樣。 現實中,企業不能選擇自己所在的市場環境,也不能決定政府的政策,隻能直麵競爭。打破外國企業的技術壟斷,要獨立自主、自力更生,這八個字不僅針對國家,也適用於每一個企業甚至個人。大智慧彩票网要時刻牢記與外國企業競爭的隻能是中國企業而不應是中國政府!企業要接受市場的考驗,遵循價值規律,不然任何企業都行將不遠。 來源:慧聰工程機械配件網 查看詳細
-
企業文化概述
發布時間:2010-03-15
管理不是知道,而是做到。管理不是使事情複雜,而是使事情變簡單。 查看詳細
-
中國將建首條穿越秦嶺高鐵
發布時間:2010-01-19
記者昨日從中鐵第一勘察設計院獲悉,設計時速250公裏以上的西(安)-成(都)鐵路近日獲國家發展和改革委批複,設計通過鐵道部審查,標誌著中國首條穿越秦嶺的高速鐵路即將興建。 秦嶺是中國南北氣候的分界線,地質結構複雜,是中國修建難度最大的鐵路之一,目前經寶成線至成都的鐵路運行時間在十小時以上。據介紹,西成鐵路擬以國鐵Ⅰ級、雙線進行建設,功能以客運為主,承擔華北及陝西地區與西南地區間長途客流,兼顧沿線部分城際客流,項目投資估算總額為約688億元 據了解,西安至成都客運專線將於年內全麵開工建設,計劃2014年建成。完工後,西安到成都將由目前的13個小時縮短至3小時以內。 來源:中國路麵機械網 查看詳細
-
美國設備製造商協會的經濟指標報告- 2010年1月
發布時間:2010-01-19
雖然經濟活動可能在某段時期內繼續保持弱勢,但情況一直在持續改善。根據美國經濟分析局的事前估測,2009年第四季度經濟增長4個百分點或更多,而第三季度增長2.2個百分點。 盡管家庭消費支出仍受到疲軟的勞工市場、收入增長緩慢、住房財富減少和信用緊縮情況的負麵影響,但家庭消費支出看起來正以穩妥速度增長。十一月份消費者借貸下降175億美元,下降程度比經濟學家預計的更大。 企業繼續縮減固定資產投資,但縮減的速度開始放緩,而且到目前為止繼續減少工作崗位。十二月份失業率仍為10%,保持不變。經濟學家認為失業率在最後一個月不會繼續上升,因為人們正放棄尋找新工作,這些人不再被算作失業人數。 來源:中國路麵機械網 查看詳細
上一頁
1
下一頁

手機訪問
本公司憑借產品性能卓越、品質出眾、價格合理、服務專業的優勢,受到國內外客戶的認可,滿足多層次,各行業需求。